9月25日,美国德克萨斯州环境质量委员会警告休斯敦市布拉索波特水务局,称其供应的自来水可能被一种致命的噬脑微生物入侵。该市除一个社区以外,其他所有社区居民被警告停止使用自来水。
这座拥有27000多名居民的城市是政府水处理厂的所在地。政府最初警告该市8个社区停止使用自来水,除非是冲厕所。但9月26日,取消了对除杰克逊湖以外的所有地方的警告。不过该建议将一直存在,直到水务局彻底冲洗供水系统,并化验水样显示可再次安全使用。政府在一份声明中称,目前还不清楚自来水需要多长时间才能恢复安全。该地的水源是布拉索斯河。
据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介绍,福氏耐格里变形虫是一种自由生活的微型变形虫,或单细胞生物,常见于温暖的淡水和土壤中。当受污染的水通过鼻子进入人体,变形虫就从那里进入大脑。它通常会感染人,并可能导致一种罕见的、使人虚弱的疾病,称为原发性阿米巴脑膜脑炎。这种感染是致命的,通常发生在人们在湖泊和河流等温暖的淡水地区游泳或潜水时。在非常罕见的情况下,当来自其他来源的受污染的水(如未充分氯化的游泳池水和受污染的自来水)进入鼻子时也可能发生。
这种微生物对美国公共水系统的污染是罕见的,但也并非闻所未闻。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网站称,2011年和2013年,在经过处理的美国公共饮用水系统的自来水中发现了福尔氏耐格莱里菌,第一例死亡病例发生在路易斯安那州南部。2003年,在亚利桑那州一个未经处理的、地热供应良好的饮用水系统中也发现了。另外,20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澳大利亚和2008年巴基斯坦经过消毒的公共饮用水系统中也发现了这种微生物。
全球性饮食安全问题是人类普遍关注的话题之一。近年来电视、互联网等媒体亦推出健康、养生类栏目进行科普。而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食品安全意识普遍提高了。举个身边的例子,父母的微信群或朋友圈中,相当一部分是食品安全、养生文章,暂且不讨论信息的准确性,这足以说明他们对这一问题的关注。
实际从历史上讲,我们古人的食品安全意识就比西方超前。中华文明延续几千年没有断层的原因之一,就是我们很早就喝白开水。而喝生水的西方,单单中世纪的大鼠疫,就严重到几乎灭绝种族的程度。
中世纪瘟疫差点灭亡欧洲
西方工业革命后,由于城市基础设施完善、卫生条件改良、以及食品生产实现科学管理,在近代领先了我国一段时间。
我国在民国时期,城市卫生相对较好,但是对食品安全知识的普及几乎深入不到农村。直到建国后,国家进行了相当长时间的“爱国卫生运动”,这是几千年未有的科普大扫盲。由于在当时是当成一项政治任务来抓,所以在农村贯彻得特别好。
改革开放后,我国又先后颁行并几次修订《食品卫生法》、《食品安全性毒理学评价程序》等一系列政策法规;建立健全食品安全综合管理机制;在食品安全认证标准上与国际接轨,打出了一套“组合重拳”。
近年来,人们的食品安全意识显著提高。但就像前文说的那样,普通百姓的认识如果单单停留在看养生、健康栏目,转发朋友圈上是远远不够的。
实际上,有相当一部分食品健康、养生类电视栏目,微信公众号文章带有极强的商业目的。它们会屏蔽一部分信息,放大另一部分信息,使老百姓的认识出现偏差。结果就是本来大家都很有食品安全意识,但脑袋里却灌满了某些“专家”、机构的一套说辞。
生产食品的商家在成分、配料表里也是大做文章。刻意制造噱头。举个例子,比如火得一塌糊涂的“酵素”,让凡是关注健康的人都认为是好东西。实际这是日本对“酶”的称呼。这种再普通不过的物质,被商家包装得很高大上的样子,还有很多自制“水果酵素”的攻略,无形中让人们吃进去很多风险。
再比如“反式脂肪酸”。大家都知道对身体有潜在风险,而商家会在成分表里换个名字,比如“精炼植物油”、“植物奶油”、“奶精”。让人们认为带有“精炼”、“植物”、“奶”的就是好东西,实则都是商家在偷换概念。
某食品配料表截图
更有甚者,某些机构媒体过分夸大反式脂肪、饱和脂肪的坏处,而渲染不饱和脂肪的好处。实际“撇开量化标准的讨论都是耍流氓”。一味地摄入不饱和脂肪会照成营养不平衡。而过多地摄入则会增加肥胖几率。因为再好的脂肪也是脂肪啊!商业宣传往往误导大众“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再比如“非油炸食品”、“高纤食品”。前者刻意凸显“非油炸”,但为保证其风味,其加工工艺会加入比油炸食品更多的油;后者强调“高纤”,却不告诉老百姓,为了口感好而加入了更多盐和糖。
以上举例只是冰山一角。老百姓单单有了食品安全意识还不够。要更好的保护自己,还要擦亮“火眼金睛”,跳过一个个事先挖好的“坑”。同时,我们的科学工作者、食品行业人员对大众的科普还远远不够。信息爆炸时代,充斥着大量伪科学、伪知识。“去伪存真”的工作,应该是专业工作者和普通百姓共同配合完成的一件事情。
同时,高度发达的大众传媒,在食品安全上一定不能掺杂太多的商业考量,所谓“凯撒的归凯撒”,人们的健康儿戏不得,不是利益的筹码。在商业宣传的“度”上要拿捏得住。
饮食安全问题自人类诞生起就一直存在,未来还会出现新的问题,但我们不应害怕与回避。因为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我们在一步步解决食品安全问题的同时,人类也在一步步走向更健康美好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