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LLO,Dear Everyone!
2020秋 全国降温加速。
神州大地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不管是那个犄角旮沓 今年都冷得特别快,后知后觉的你还在感叹气温反复。
可肌肤作为人体最先接触到外界的屏障,突如其来的冷和干难免让肌肤保湿机制慌了手脚。

一直以来,在护肤领域上,我们自然而然地将护肤品的“油感”归到贬义词行列中。但如今科技日新月异,也带动了化妆品领域的科技,曾经的沙漠皮限定已然改头换面,秋冬时节正是大家入手护肤油的好机会。别急,小编教你今年秋冬怎么“油”~
FIRST
此“油”非彼油
大概是对某一类人的特质深恶痛绝,年轻人对“油”总是避之不及。从处事做派到个人形象,处处小心,生怕被打上“油腻”标签。

可对于肌肤而言,想要保持水嫩滋润的健康状态少不了“油”的参与。
秋冬季节,大环境湿度不足以及肌肤本身的水分流失,使得肌肤趋向干燥状态,随之带来暗哑粗糙的观感。


以为只是肌肤缺水,其实肌肤缺的是“油”
准确来说,是缺“脂质”。
化妆品中的油脂可以润滑肌肤,使肌肤柔软、不紧绷,也就是很多产品宣称中“滋润”的含义。
干皮宝宝们回想一下,刷tb时是不是看到关键词带“滋润”的都想点进去看看?

SECOND
选油标准
选对了就是滋润 选错可不止是油腻了。
肌肤需要的脂质“油”分生理性脂质和非生理性脂质,分别给肌肤提供皮表滋润和表皮修复性滋润。
皮表滋润
主要补充秋冬季自身皮脂分泌不足的漏洞。
以植物油为主,其中所含的三酸甘油酯和皮脂主要成分一样,亲肤性强。

化学合成酯中的代表成分辛酸/癸酸甘油三酯,肤感舒适,不闷不腻,一改油性成分“粘腻”的刻板印象。

表皮修复性滋润
主要是弥补角质细胞间填缝剂-细胞间脂质,以神经酰胺、不饱和脂肪酸、胆固醇为主,是多数敏感肌的

THIRD
“油”秀成分
乳木果油(牛油果树果脂)
国际大牌都爱的乳木果油~植物界修护力最强的油脂,没有之一!

蕴含可密集修护的三萜类、不饱和脂肪酸、植物甾醇、维生素A、E等成分,可修护受损的肌肤屏障,保护薄弱的角质层。
橄榄角鲨烯
纯植物来源角鲨烯,经氢化后变成稳定性的角鲨烷,因也属于皮脂组成成分,所以亲肤性很高,可滋润角质层,锁住肌肤水分。

稻米油

蕴含高单位的谷维素,具有卓效抗氧化作用,并能显著提升肌肤柔润度,秋冬季扛过雾霾、环境污染、干冷刺激和外界侵扰的小能手~
FOURTH
配方构成&选择
护肤油在功能上的表现,与所选用的油脂、配方组成有关,不仅关系到功效体现,还与最终的肤感、有效期、温和度、使用方法、适合人群等等都有影响。
纯植物油+精油型
沿用最传统芳香疗法的模式来配制。难点在于植物油之间的巧妙搭配,最终呈现出的肤感、对皮肤温和度与精油配比相得益彰。
护肤价值更多体现在填补角质层上自身皮脂覆盖度不足、乳液/面霜滋润度不够和精油提供的少量舒缓抗氧化、抗菌价值上。
碍于植物油不饱和度高,易氧化发生异味的问题,开封后建议在2个月内用完。
高比例植物油必然有偏油腻的肤感,所以不建议单独全脸涂抹,较适合取2~3滴与乳液/面霜掌心混融后使用。
多元化配方护肤油
舍弃全植物油体系而改用合成油酯、矿物油、挥发油搭少量多种植物油作为油性基调,这样的改变可提升涂抹后的清爽感、开封后不易氧化败坏和可加入更多不兼容于植物油的脂溶性活性成分--
例如脂溶性的抗氧化成分:Q10、硫辛酸、虾青素、叶黄素、二甲基甲氧基苯并二氢吡喃醇
抗炎成分:红没药醇、印度没药树脂提取物、硬脂醇甘草亭酸酯、四氢姜黄素
赋活修护类成分:大豆异黄酮、A醇、二棕榈酰羟脯氨酸;巩固角质屏障的水杨酰植物鞘氨醇、N-棕榈酰羟基脯氨酸鲸蜡酯、神经酰胺等
进一步突破了传统护肤油仅能滋润角质层而难以作用其它问题肌的境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