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章列表/文章详情/

走近《顾炎武》感受家国情怀

近日,由苏州评弹团带来的中篇弹词《顾炎武》(新版)公益巡演走进花桥新文体活动中心多功能剧场,给观众带来了一场精彩的视听盛宴。

  苏州弹词简称“弹词”,又称“小书”,发源于江苏苏州,盛行于江浙沪的长江三角洲一带,是一种散韵文体结合,以叙事为主、代言为辅的说唱艺术,使用语言为苏州方言。苏州弹词以说、噱、弹、唱为主要艺术手段。说的部分融合叙事与代言,既有第三人称的表叙,又有第一人称的角色。角色较多吸收借鉴戏曲的表演程式,于说法中现身,塑造各种人物,间以说书人的衬托、评点。2006年5月20日,苏州弹词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顾炎武,江苏昆山人,因故居旁有亭林湖,学者尊其为亭林先生。明末清初杰出的思想家、经学家、史地学家和音韵学家,与黄宗羲、王夫之并称为明末清初“三大儒”。

  弹词《顾炎武》讲述的是清军入关后,被征聘为兵部司务的昆山志士顾炎武带上其撰写的救危复明之策《乙酉四论》欲赴金陵任职。时局导致顾炎武梦碎后,他毅然回到昆山组建义军,投入到血雨腥风的家乡保卫战中。起义失败,至亲惨死,顾炎武又遭陷害锒铛入狱,幸得好友鼎力相救方解危困。为了寻找出一条爱国经世之路,顾炎武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谒师访友,著书立说,开始了长达25年的不归之旅。中篇弹词《顾炎武》共分为《梦碎》《起义》《索贴》《北游》4回,演出时长2小时。


(本文转载自新浪网)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