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在马来半岛南端,靠近马六甲海峡的南口,因环境建设美丽,也被称作花园城市。每个国家或者地区都有着自己独特的礼仪文化,下面一起来看看新加坡的礼仪文化是怎样的。

新加坡的结婚礼仪
一、聘礼
在传统的华人社会,“聘礼”是议亲的中心问题。婚事因双方未能对这个问题商达协议而告吹,这种事情并非绝无仅有。“聘礼”包括“聘金”的多寡与“嫁妆”的厚薄。过去,男方往往希望女方把聘金的一部分用来准备嫁妆。
今天不少人认为娶亲需付金额(即聘金〕的观念是落伍的,也有损女方的身份。然而,应当指出,“聘金”实际上包含这样的意义:表示男方承认和感谢女方家长的养育之恩。因此,即使不致送聘金,但送礼物给女方家长的习俗至今依然十分普遍。
为了对未来岳父岳母表示感激与敬意,新郎可以向女方家长奉送内封现金的“红包”,或在婚宴上特为女方设几桌酒席,让女方宴请亲友。
二、定婚
现在一般人已取消定婚仪式,即使要举行正式的定婚礼,也是一切从简。
定婚仪式通常是:双方先交换戒指,接着以供品祭祀祖先,意思是将喜讯禀报。然后分赠蛋糕给亲友,代替传统上赠送“花生饼”的做法,这种饼是用红纸包装,上面贴着“喜喜”字。
三、纳彩
“纳彩”就是交换礼物,按旧习俗是在婚礼前几天进行,通常都是根据《通书》,择定吉日纳彩。
吉日一到,未来新郎就把一批礼物送到未来新娘的家,礼物的组成因不同方言籍贯而异,数目通常是六件,人们认为“六”是个吉祥的数字。礼物可能包括以下任何六件:
一个红色内封现金(代表“聘金”〕。
两对红蜡烛,一对贴上龙形的剪纸(代表新郎〕,一对贴上凤形的剪纸(代表新娘〕,取“天生一对龙凤配”之意。一件或多件金饰物,送给新娘。
新加坡的民俗风情
马来人相遇时,先用双手相互接触,然后指向各自的胸前,表示衷心的问候。印度人见面,合起双手放在胸前,微微闭目,表情虔诚安详。年轻一代则大多采用西方的屋手礼。
与新加坡人打交道,以姓称其为“某先生”、“某太太”或“某小姐”,无论对何种民族都是适用的。会见时,握手、微笑、直视和一句“您好”都是必不可少的。介绍完毕后给所有的人递上名片。
与新加坡人约会,最好事先约定,并准时赴约。他们的时间观念较强,认为准时赴约是对客人的尊重和礼貌。
在新加坡,最好的社交话题是:当地的烹饪和餐厅,特别喜欢的旅游地以及对方业务兴隆的情况等。回避的话题是:谈论个人性格,议论当地政治或不足之处、种族摩擦、配偶情况和宗教信仰。
新加坡的风俗礼仪
餐饮
新加坡人的主食多是米饭,有时也吃包子等,但不喜食馒头。 马来人用餐一般用手抓取食物,他们在用餐前有洗手的习惯,进餐时必须使用右手。饮茶是当地人的普遍爱好,客人来时,他们常以茶水招待,华人喜欢饮元宝茶,意为财运亨通。
旅游
新加坡公共交通事业较为发达,在旅游期间坐公车十分方便,每个车站都标有明显记号。新加坡是个多民族的国家,商店的分布也有民族特点。如东部地区有个"马来市场",主要出售马来服装食品。 新加坡政府极力阻止付小费,即便是对服务员的额外服务付小费,对方也有可能拒收。
服饰
新加坡不同民族的人在穿着上有自己的特点。马来人男子头戴一顶叫"宋谷"的无边帽,上身穿一种无领,袖子宽大的衣服,下身穿长及足踝的纱笼;女子上衣宽大如袍,下穿纱笼。华人妇女多爱穿旗袍。政府部门对其职员的穿着要求较严格,在工作时间不准穿奇装异服。
(本文转载自天才教育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