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章列表/文章详情/

不要再硬凹体式了,建立觉知,让每个体式做到位!

瑜伽老师:“山式站立,脚用力向下踩,根基扎稳,感受与大地连接在一起。”

学员:“老师,我怎么感觉不到与大地相连啊?”

瑜伽老师:“脊柱一节节向上打开。”

学员:“我怎么没有一节一节的感受?”

老师在上课时是不是经常遇到这种情况? 其实就是学员感受不到发力,觉知不好。

这篇文章的目的就是帮助教练让学员建立觉知,锻炼觉知。

1、觉知到底是什么?

觉知就是你能感受到自己身体的改变,知道自己某个关节、某块肌肉在干什么。

比如:当我们在做扎稳根基的体式时,能感受到双脚用力向下踩的力,还能感受到大地给双脚的一个反力。仿佛身体与大地连接在一起,整个人像一座山一样屹立于此。

这就是觉知。

2、拥有觉知有什么好处?

1.清醒明晰每一个动作,每一个思想

在练习时能清晰的感受到身体的微妙变化,清楚的感受到内心发出来的信号。能无限靠近瑜伽追求的身心结合的境界。

2.当情绪出现时,可以控制情绪,知道情绪

遇到了一些不如意的时候,你的第一步不是生气,不是沮丧,更不会冲动做出一个让自己后悔的决定,而是能保持冷静的去看待这个问题,或者至少能让自己静静的保持几分钟的安静,去思考这件事情。

3.保持中立,用旁观者的心态去看内心的各种变化

很多人看不清自己,看不清自己身处的困境。那是因为我们站在最黑暗的地方,试着跳出这个圈,能更加清晰的看问题和自己。

3、觉知的几个阶段

没有人一上来就能感受到觉知的,都要不断的练习体会。从最初的身、心的分离,到最后身心一体的状态,需要持之以恒的练习。

1.毫无觉知力 只是在凹造型

很多初学者,甚至是练习很长时间的会员,都缺乏觉知力。整堂课程大部分是在模仿老师,老师说的一些要点,刚开始听得云里雾里的,后来干脆不听了,就看老师做好了。

要知道。单纯去摆出这个姿势,而不是做到这个体式,轻者就会觉得没感觉,有时还会觉得很累。严重的很可能会肌肉拉伤或者关节错位。因为有些肌肉没有正确用力,关节没有摆正,还想去加大幅度就很容易弄伤自己。

2.有一点觉知力 但是不持久

当你第一次能感受到某些部位启动的时候,你会欣喜若狂,然而这种感受是否持久呢?

比如,调息的时候你能感觉到呼气的时候,气流吹动了你嘴上的绒毛,但是下一个呼吸就感觉不到了。或是你能感觉到脊柱在吸气的带动下纵向伸展开,但是下一个呼吸就感觉不到了。这些都是你的觉知力不持久的表现。

3.可以触碰到的觉知力

最后这一个阶段,你能完全觉察,觉知自己的身体在干什么,想动的时候知道在动,想停下来的时候知道停住。这其实就是瑜伽追求的,让身体、意识、呼吸保持在同一个体式里。

4、如何锻炼学员觉知

1.多听多感受

学员有一定基础之后,告诉学员尽量少看自己的动作,而多用心去聆听口令,用身体去感受身体一点点的改变。

2.集中意识在呼吸上

告诉学员,呼吸比身体更清楚,哪里是适合你停留的位置。

如果呼吸开始紊乱,急促,甚至有屏息,那么此时不适合继续强迫自己做下去,可以停下来休息,或者降低难度。

3.静心

告诉学员,体式保持的时候不要胡思乱想,去感觉身体哪里在打开,哪里在收紧,哪里有酸痛,哪里有疼痛,跟着去调整,去呼吸。

4.尽量少用手纠正

作为老师,首先要有耐心,每个会员的程度,身体情况都不一样,不要按照统一的标准去要求大家。

走到会员身边的时候不要突然去辅助她,而是用手指出需要他有感知的地方,慢慢用语言去引导让他自己用力,而不是借助老师的力气去帮忙。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