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来聊聊茶桌上的杯子吧。

茶桌上的杯子,它叫品杯。
古人早期用茶,都是将生姜、花椒、桂皮等香料与茶一同烹煮饮用,饮茶的器具更是饮食同器,并没有单独作为饮茶用的器具。
那么在什么时候开始才饮食不同器呢?
晋代
在晋代杜育所写的《荈赋》中有一句:“器择陶简,出自东瓯。”这句的意思是茶具要用陶器,而且一定要是东瓯的(东瓯在今浙江绍兴一带),自此我们可以发现从晋代开始,提倡饮茶要有单独的器皿。
P.s.《荈赋》是在唐代陆羽《茶经》之前比较详细记录茶的种植、饮用、选器与择水的文献。
唐宋
在唐宋时期饮茶文化达到鼎盛,当时饮茶用的都是直径10厘米的大口盏杯(特别是宋朝,流行以点茶法为技术的斗茶,斗的是茶打出来的泡沫,杯子过小看不清楚)。

那现在用的直径较小的杯子,又是何时出现的呢?
宋朝
宋朝过去之后,斗茶不再流行,大口盏杯就此开始没落。
这里涉及到我国的饮酒历史了。早期制酒技术不发达,只能算是粗酿,酒精度不高,故而大家都大碗喝酒(大口吃肉),大碗喝茶。
明朝
到了明朝,酒精蒸馏技术的普及,白酒酒精度从十几度猛然提升到五十多度,一个人喝不了一碗酒,故而工匠们才开始制作小杯。另外朱元璋提倡进贡散茶,茶叶冲泡方式从点茶法与煎茶法变为撮茶法,故而喝茶也开始使用较小的杯子。
历史的演变,品杯发展至今有了各种材质与杯型。

大家估计又会来问我了,这么多杯型,怎么选啊?
莫慌!原则第一条,必然是你喜欢的啊。
其次,按照四季的变化,我给你一点点建议。
春季
我们常喝一些香高的茶,那么可以用一些杯身高挑的,容易聚香,能更好得感受茶的香气。

夏季
天气炎热,喝茶虽能解暑降温,但茶汤它好热啊,这时建议选择一些杯口敞开的,杯身较浅的杯型,例如斗笠杯。

秋季
气温不算太热了,这时的杯型,你爱用啥用啥,喜欢就好,好看就好。

冬季
天气寒冷,一杯热茶从胃部暖到心窝是重点,此时杯型就用些杯口较小的,不容易散热的,而且温杯时间增加,茶汤到手时才会温度更高,让人感觉更加暖心。

喝茶啊,是一件让自己和别人都愉悦的事情。
很多人都觉得喝茶有着太多的条条框框,比如喝茶时只能听古风音乐,其实听摇滚又为何不可?喝茶一定要用这个杯子,其他杯子又为何不可?
喝茶嘛,还是简单一点吧。

